DB2311∕T 077-2024 大豆根腐病防控技术规程(黑河市)

ID

2E6BC2AA788B46DA0050B40CAED85BFE

文件大小(MB)

0.18

页数:

5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 16,黑龙江省黑河市地方标准,DB2311,DB2311/T 077—2024,大豆根腐病防控技术规程,XXXX-XX-XX 发布XXXX-XX-XX 实施,黑龙江省黑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311/T 076-2024,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3.1 大豆根腐病.1,4 田间症状.1,5 防控原则.1,6 防控技术.2,6.1 选用抗(耐)病品种.2,6.2 药剂拌种.2,6.3 合理轮作.2,6.4 田块选择.2,6.5 肥水管理.2,6.6 垄沟深松、中耕培土.2,6.7 药剂喷防 错误!未定义书签,DB2311/T 076-2024,II,前言,本文件依据GB/T 1.1-2022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由逊克县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逊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祁婧,DB2311/T 076-2024,1,大豆根腐病防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黑河地区大豆根腐病防控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河地区大豆种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 豆类,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大豆根腐病,大豆根腐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大豆根部引起大豆根部腐烂的土传病害,该病主,要由疫霉菌、腐霉菌、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等多种病菌侵染引起,造成大豆根系不,发达,根瘤少、地上部矮小瘦弱,叶色淡绿,分枝、结荚明显减少,对大豆产量影,响大,严重时会导致大豆绝产绝收,4 田间症状,大豆在整个生育期间都有可能感染此病。种子在出土前受害腐烂使之不能萌发,表面附着一层白色霉层。幼苗期病害的症状主要发生在根部,主根病斑起初呈褐色,或黑褐色斑点,随后扩展为菱形或长条形的凹陷斑块,严重时病斑为铁锈色、红褐,色及黑褐色,皮层开始腐烂如溃疡,地下侧根由根尖开始变为褐色,水浸状,并逐,步发生腐烂,重病株的主根及须根全都腐烂,从而导致“秃根”。病株的地上部分生,长发育不良,病苗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则干枯死亡,5 防控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控方针,以种子药剂包衣防控为主,苗后化,学防治为辅,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 4285 、GB/T 8321 和NY/T 1276 的要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DB2311/T 076-2024,2,6 防控技术,6.1 选用抗(耐)病品种,选用抗(耐)病较好、高产优质和适宜生态区域种植的大豆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2 的要求,6.2.药剂拌种,播种前将种子晾晒6h 左右,再用含有咯菌腈+精甲霜灵成分的大豆种衣剂或宁南霉素,水剂进行种子处理,若需兼防种蝇、大豆根潜蝇、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加入噻虫嗪,防治由疫霉菌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进行种子包衣时,要保证每100 千克种子精甲霜灵,有效成分达到12 克~15 克用药量。拌种时间不宜过长,拌种后阴干,直接用于人工、机,械播种。包衣技术按照GB/T 15671 规定执行,6.3 合理轮作,避免重迎茬或与豆科作物连作,宜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实行3 年以上的轮作,6.4 田块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及时整地,达到待播种状,态,6.5 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施足基肥、种肥,避免偏施、迟施氮肥,做到促控结,合,防止后期贪青晚熟和倒伏。依据植株长势情况,适时喷施叶面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 的规定。在田间管理上,严格控制土壤湿度,遇涝时及时排除田间积水,6.6 垄沟深松、中耕培土,出苗后及时深松中耕培土两次。当大豆拱土时,进行垄沟深松,放寒增温,深松深度,20cm~30cm。苗后3 片复叶进行中耕培土1 次,培土深度10cm~12cm。最后一遍中耕在初,花期进行,6.7 药剂喷防,发病初期时可用甲霜灵锰锌、唑醚-氟环唑、或嘧菌酯+苯甲丙环唑喷雾防治,连续,施药3 次,每次间隔5~7 d,并适当加入氨基酸性叶面肥和水溶性肥料有利于大豆抵抗根,腐病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

……